合计,指总计、共计,是一组数值的总和。产品提供了合计分析组件,支持对图表中指定的区域数值进行求和。
示例
第一步 :顶部选择「图内合计项」,修改显示名称,默认为总计;显示位置为单选,默认为顶部;计算依据为单选,默认为全量数据。
第二步 :表格里面可以针对不同的列设置不同的计算方式;设置计算卡片 1,计算方式选择求和,计算指标选择收入。
第三步 :添加计算卡片,计算卡片 2 的计算方式选择平均值,计算指标选择支出。
第四步 :点击应用。
第一步 :透视表合计,可以支持行列的总计和小计,顶部选择「图内合计项」。
第二步 :勾选列总计、列小计,行总计、行小计,合计方式选择求和。
第三步 :点击应用。
为了让用户可以一目了然知道当前一些汇总数据的整体情况,在数据明细分析之外支持增加数据汇总结果的快速呈现,比如:
修改显示名称,对新增的合计行的名称生效。
修改显示位置,可以设置合计结果展示在顶部/底部。
可以设置计算的依据为全量数据、当前展示数据。
计算方式: 支持 6 种计算方式,默认为求和。
计算指标: 可以选择全部指标,也可以选择某一个计算指标;如果选择全部指标则不能再选择某一具体指标,计算方式对全部指标生效;选择具体指标的时候,支持多选。
如果选择具体指标,也可以继续添加计算卡片。
可以对不同的计算指标设置不同的计算方式,每个指标只能对应一种计算方式。
修改显示名称,对新增的合计项的名称生效。
可以设置整列/行的总计。
设置列/行的小计,并可以设置计算小计依据的维度。
可以设置新增合计项的位置。
修改显示名称,对新增的合计项的名称生效。
修改显示位置,可以设置合计结果展示在顶部/底部。
可以设置计算的依据为全量数据或当前展示数据。
可以选择多种计算方式,默认为求和。
基于未经聚合的基础数据,而非聚合后的数据进行计算。如下图,产品的平均价格表达式为 sum([价格])/count([产品id]) ,则计算"所有省份产品价格之和/总产品id数(即产品数量)",即将表内数据明细依据字段表达式进行计算,得到全国产品的平均价格。
在此案例中,与"平均值"区分。“自动”的计算逻辑是总价格/总产品数,而“平均值”是“每个省份的总价格”/“每个省份的产品数”的平均值,可以根据实际计算需求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。
自动与求和有根本意义上的区别。“自动”根据指标的字段表达式计算,而“求和”则是计算对应指标的总和。如下图所示,可见对指标“平均价格”求和,得到的数值为每个省份平均价格的和,而不是“自动”求到的“总价格/总产品数”。